词典释义 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古墙抽腊笋,乔木飏春鸿。
古墙(古墙)杜甫诗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张祜诗古墙丹雘尽深栋湿煤生 ——《韵府拾遗 阳韵》抽 chōu《國語辭典》抽 [ chōu ]动引出。如:「抽丝」、「抽纱」。《广韵·平声·尤韵》:「抽,引也。或作䌷,䌷引其端绪也。」将放在中间的东西取出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「戌怒抽戈逐王子围,弗及。」唐·李白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〉诗:「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。」从全部中取出一部分。如:「抽税」、「抽空」、「抽签」、「从一叠信中抽出一封来。」除去。《仪礼·丧服》:「缌者十五升,抽其半。」萌发、长出。如:「稻子抽穗」、「抽出嫩芽」。唐·韩愈〈苦寒〉诗:「草木不复抽,百味失苦甜。」吸。如:「抽烟」、「抽水」、「倒抽了一口气。」收、缩。如:「抽筋」、「抽搐」。宋·苏轼〈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〉:「诗句对君难出手,云泉劝我早抽身。」鞭、打。如:「拿鞭子抽你一顿。」腊 ( 臘 ) là/xī《國語辭典》腊 [ xí ]名乾肉。《易經·噬嗑卦·六三》:「噬腊肉,遇毒。」《金史·卷八·世宗本紀下》:「遼主聞民間乏食,謂何不食乾腊。」乾裂的皮膚。《山海經·西山經》:「(錢來之山)有獸焉,其狀如羊而馬尾,名曰羬 羊,其脂可以已腊。」動製成肉乾。《莊子·外物》:「任公子若得魚,離而腊之。」唐·柳宗元〈捕蛇者說〉:「然得而腊之以為餌,可以已大風攣踠、瘻癘、去死肌、殺三蟲。」副極、很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「高位寔疾顛,味厚寔腊毒。」三國吳·韋昭·注:「腊,亟也。」笋 ( 筍 ) sǔn《國語辭典》笋「筍 」的異體字。乔木(喬木)qiáo mù(1).高大的树木。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:“南有乔木,不可休思。” 唐 张乔 《题友人林斋》诗:“乔木带凉蝉,来吟暑雨天。” 郭沫若 《芍药及其他·影子》:“我手栽的那株大山朴,怕已经长成乔木了。”(2).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所谓故国者,非谓有乔木之谓也,有世臣之谓也。” 赵岐 注:“所谓是旧国也者,非但见其有高大树木也,当有累世修德之臣,常能辅其君以道,乃为旧国可法则也。”后因以“乔木”为形容故国或故里的典实。《文选·颜延之〈还至梁城作〉》诗:“故国多乔木,空城凝寒云。” 李善 注:“《论衡》曰:‘观乔木,知旧都。’” 明 高攀龙 《鸣阳伯兄六十序》:“乔木之门,百世不易姓可矣。” 清 曹寅 《读葛庄诗有感》诗:“故家乔木今谁在,永日残碁局更新。”(3).植株高大,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。如松、柏、杨、白桦等。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飏 ( 颺 ) yáng飏 [ yáng ]飞扬;飘扬。《説文•風部》:“颺,風所飛揚也。”飞。亦指遁走。《後漢書•吕布傳》:“譬如養鷹,飢即為用,飽則颺去。”船缓缓行使。《正字通•風部》:“颺,舟徐行貌。”水波荡漾。戰國宋玉《釣賦》:“退而牽行,下觸清泥,上則波颺。”指声音高扬。《文心雕龍•聲律》:“沈則響發而斷,飛則聲颺不還。”显扬;发扬。《書•益稷》:“工以納言,時而颺之。”显明,出众。《左傳•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今子少不颺,子若無言,吾幾失子矣。”颂扬;称颂。宋羅泌《路史後紀•疏仡紀》:“作《大化》、《大訓》、《六府》、《九原》之章,以颺禹功。”清风。唐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七十三:“颺,《考聲》云:‘清風也。’”举,扬起。《漢書•揚雄傳上》:“知衆嫭之嫉妒兮,何必颺緊之蛾眉?”簸扬,去谷物糠枇。《正字通•風部》:“颺,簸颺,颺去康枇也。通作揚。《詩•小雅》作簸揚。”抛;丢。张相《詩詞曲語辭匯釋》卷五:“颺,猶抛也;丢也。”春鸿(春鴻)chūn hóng春天的鸿雁。 汉 焦赣 《易林·比之中孚》:“春鸿飞东,以马货金,利得十倍,重载归乡。” 南朝 陈 徐陵 《齐国宋司徒寺碑铭》:“秋蓬四转,春鸿五响。” 唐 戴叔伦 《张评事涉秦居士系见访郡斋》诗:“古墙抽腊笋,乔木颺春鸿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