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04 20:38:36

ifi audio GO pod 使用感受槽点分享

首先这种蓝牙接收器再接耳机,一直觉得是个很好的办法。一直以来都在用舒尔的tw2对付用,听什么都软绵绵的,但毕竟还是方便。Go pod之前试听过,觉得不错。一直打听发售时间,也一直说没确定。谁知道月初发售就入了。也是没时间放了好一阵今天才拆开用。

声音很满意,主要从使用感受来吐槽吧,想到哪就说哪了。

第一眼是盒子很大,这本来也是吸引我的一点,方便收纳,不用经常插拔。按说确实够大,绝大多数公模耳机都可以很好地收纳。然而作为um的死忠粉,手上的耳机都算不上大多数,个头都比较大,然后盖子合不上。据说一般的定制也可以收纳,朋友的ve8定制也合不上。我的定制更大更扣不上。但这都是个例了,这个收纳方案还是比别的蓝牙接收器要好了。还有盒子上的灯光晚上看还挺漂亮的。

可以换接头,自带mmcx和2pin。接头和接收器也是2pin接口连接,比较紧,总怕把母座一起拔下来。之前看官方图片,mmcx是普通mmcx,而实物是可以接IE900的mmcx。

佩戴舒适感要看耳机,定制的舒适感最好,其他的耳机入耳的距离都不一样,很可能戴久了硌得耳朵疼。个人感觉不算很好摘戴。很多耳机取消了2pin的插槽,每次摘戴都要使插针部分受力,很担心用久了会接触不良。可能回头我还是用mmcx再转接2pin的办法。因为mmcx可以旋转,尽量不要扯到耳机插口。

左右接收器不是实物按键,而是触摸按键。这个感觉反而很不好操作。就像现在很多汽车都流行做触摸按键,但很多关键时候还是物理按键最便捷。go pod触碰一下是播放暂停或接听电话,hold住触碰右侧增加音量,左侧减小音量。这个太难了!我不是数字人啊……可以从go pod上直接调整音量本来是个更方便的事情。而go pod上的音量度量单位和手机不一样,应该是比手机单位更多更细。所以造成go pod调整过音量之后,用手机再调整音量一个单位不是太大就是太小。只能归零再调。

左右长按2s以上是配对。配对很快,体验很好。本来还考虑过px8,bathys太刺耳,但配对太头疼了。想起无线鹅配对也很快。但真的要吐槽无线鹅的盒子……拿在手里你就是打不开她。声音是不错。佩戴也很舒适。

舒尔的tw2有环境模式,go pod不知道会不会通过app支持一下这个功能。突然没有环境模式很不习惯。虽然我也一直觉得戴耳机和别人交谈很不礼貌。所以有对话的时候,哪怕只有几句话也只能把go pod摘下来。前面也说了,他不是很好摘戴。

还有舒尔的充电盒感觉特别实用,设计语言上就不那么娇贵,划伤也无所谓。而go pod的盒子在外形上做了些设计,就不想让他划伤,可这材料应该就很容易划伤。是不是还得再出个保护套。tw2从盒子里拿出来还是放回去手感都很好。go pod就很不好拿出来,也不好放回去。不是抠出来就是扯出来,而且一定会误碰。充电触点在下方,然后下面还是个触摸键。所以设计还是应该从使用角度出发。

目前想到的槽点就这些吧。毕竟声音还是很满意,方便又好声,所以也没别的可选。

20230720151938front1_0_201664_FkTh6qWb9APfdBzaE65-pEs1RGgG.jpg (75.78 KB, 下载次数: 256)

下载附件

2023-7-20 16:29 上传

20230720151938front1_0_201664_FjxJCeFp_a5CFUhinSXdHzSIs_ap.jpg (229.92 KB, 下载次数: 234)

下载附件

2023-7-20 16:29 上传

20230720151938front1_0_201664_FoAcTV90mqM780cGAyd74RyFqA7W.jpg (184.99 KB, 下载次数: 241)

下载附件

2023-7-20 16:29 上传